欧盟对华电动汽车进口,最高加征关税38.1%!打不过就闭关锁国了?

欧盟对华电动汽车进口,最高加征关税38.1%!打不过就闭关锁国了?
2024年06月12日 23:14 记经典时刻
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

来源:牲产队

欧盟宣布,对华电动汽车进口最高加征关税38.1%。这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在欧盟之前,土耳其外长访华,请求加入金砖国家。可能是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,一回国,就对中国所有汽车进口,加征关税40%。另外,还有美国对华汽车进口加征关税100%。美、欧、土都摊牌了,打不过,就搞关税战,建立贸易壁垒。

吃亏最大的就是上汽名爵了,它是唯一大规模出口欧洲的中国车企,仅名爵电动汽车,年度对欧出口量超过20万辆,也是中国最大的纯电汽车出口品牌。这个关税政策下来,上海制造的名爵电动汽车出口欧洲,就压力很大了。不过,上汽在泰国、印度都有工厂,短期内可以把零部件运到泰国、印度组装,以规避欧盟的关税大棒。

其实,这种局面是早有预料的。因为日本就是前车之鉴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日本汽车工业崛起,凭借便宜、稳定、省油等特点,击败福特、通用等美国车企,大量出口美国,对美国本土汽车工业形成重大冲击。为此,美国的汽车工人疯狂抵制日货,还拿着锤子打砸日本汽车等。这种抵触情绪,让日本汽车出口一度陷入困境。可日本是如何打破困局的呢?就一个办法:远赴海外建厂。

2023年,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500万辆,超越日本,登顶全球第一。可是,日本一家 丰田,年度销量就超过1000万辆了,加上日产、本田、铃木等车企,日本汽车品牌全球总销量超过2000万辆,全球占比1/4,每卖出去4辆汽车,就有一辆是日本品牌。可日本本土只生产了800万辆,还有1700万辆,都是海外工厂生产的。

打破关税壁垒,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去,去海外建厂。不管是独资工厂,还是合资工厂,只要能站稳脚跟,立足当地,就得把厂建起来。否则,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就无从谈起。像丰田集团,一共拥有50座工厂,其中16座位于日本,34座位于海外。2021年,丰田前五大生产国,第一是日本,产能287万辆,第二就是中国了,产能165万辆,第三是美国,产能114万辆。

也就是说,你想要成为一家全球化的顶尖汽车大集团,你就无法龟缩于国内,必须要走出去,融入全球化生产体系。在国内越卖越差的现代起亚集团,在海外也是混得风生水起,年度销量突破700万辆,位居世界第三,仅次于丰田、大众。可为什么韩国汽车走向世界,却没有遭到西方国家抵制呢?

有人说,那是因为韩国融入了西方经济体系。可汽车工业,关系到饭碗,欧美凭什么放韩国车企进去?当年,美国连日本汽车进口都要抵制,怎么不抵制韩国汽车呢?一个直接原因就是,韩国抄了日本的作业。在韩国汽车打入欧洲时,德国媒体也担心过,频频发表“韩国汽车正在席卷欧洲”之类的文章。可欧盟为什么不对韩国汽车加征关税?

原因就是,加税也没用,现代起亚的汽车厂就设立在欧洲,包括法国、捷克、斯洛伐克等。现代起亚在美国、墨西哥也建了厂,拥有海外工厂13座。其中印度工厂生产了108万辆,位居第一,美国工厂生产了72万辆,位居第二。现代起亚的海外工厂一共贡献了368万辆的产能。可以说,没有海外工厂,就没有汽车工业的全球化。

德系、法系、美系、日系、韩系汽车的全球化,都是走的海外建厂路线。为什么一定要去海外建厂?因为汽车产业链太大了,汽车市场太大了,没有哪个大国能接受自己的汽车工业,自己的汽车市场,被另外一个大国所冲垮,必须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基础上。就像当年,我们引入合资工厂,也必须分走合资厂一半的利润。否则,外国品牌根本就进不来,也拿不到生产资质。特斯拉在上海建设独资工厂,是唯一的例外。

已经取得成功的就是 奇瑞汽车,国内销量一般,但海外销量已经能够突破百万辆,位居中国自主第一。奇瑞的策略很简单,抄日韩的作业,全球各地建厂,包括巴西、委内瑞拉、土耳其、俄罗斯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,既有合资工厂,也有独资工厂,累计16座海外工厂。 比亚迪也打算去法国建厂,马克龙表示欢迎。但问题是,现在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极右翼崛起,以马克龙为首的建制派遭遇惨败。比亚迪远赴法国建厂,不一定能成功。

反倒是奇瑞的西班牙工厂,已经开始生产了,属于是瓜熟蒂落了。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,还有一个重大挑战。在欧洲方向,我们还能通过西班牙、匈牙利等国家,撬开欧洲市场的大门。可在美国市场,基本是全面封锁了。中国车企也不敢去美国建厂,都担心成为下一个被驱逐的华为。

中国汽车出口真正的基本盘,就是亚非拉地区。严格来说,是相对比较富裕的东盟、拉美、中东、俄罗斯以及北非地区。

为什么中国始终不愿意在俄乌战争中选边站队?因为俄罗斯不仅可以为中国提供海量的能源,还能提供一个上亿人口的市场。仅年度汽车出口,俄罗斯一家就卖了100万辆,超越了欧美进口中国汽车之总和。这还没算在俄罗斯本地生产的中国汽车,如奇瑞、长城、吉利等。就这100万辆的出口量,带动上下游产业链,就能为中国创造上百万个就业岗位。

在这个内卷的时代,守住饭碗,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• 今年NBA总冠军太水了,凯尔特人的运气太好了,我不服

  • 男人为什么努力奋斗?表面为了名利和地位,实际上争夺性资源

  • 35岁考公,挑战极限「上岸」

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

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
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